方案規劃

ORC發電系統的設計規劃及其建造方案主要取決於現場的熱源形式(熱水、蒸汽、汽液混合氣、熱油、熱氣/煙氣等)及其溫度與流量、冷源形式(水冷式、氣冷式、蒸發冷)、電力特性(低壓電或高壓電)及安裝環境(戶內、戶外、防爆區、非防爆區、鹽害(例如:海邊)、酸害(例如:地熱區))等。以下分別就熱源形式、冷源形式分析ORC系統配置(system layout)方案,提供用戶建造ORC發電系統參考。

 

 

(1) 水冷式ORC發電方案

如果安裝ORC機組的現場可以供應冷卻水( 廠區冷卻塔循環冷卻水或汲取冷卻水(井水、河水等)),建議採用水冷式方案 (水冷式及氣冷式的排熱效果比較,參考網頁 https://www.hanpower.com.tw/product/19 內的冷凝器章節),因具備:(1)ORC機組熱效率佳、發電功率高、工質填充量少、價格低;(2)冷卻水塔及其循環系統清洗維修便利、費用低、使用壽期長;及(3)投資回收期(payback period)短,顯現經濟、環保、減排效益等優勢(參考網頁 https://www.hanpower.com.tw/product/30 的ORC發電效率章節)。

 

 

 

 

(2) 氣冷式ORC發電方案

如果安裝ORC的現場缺水,就只能採用氣冷式方案。氣冷式散熱系統藉由風扇強制空氣流通散熱鰭管,利用空氣顯熱散熱,體積龐大、散熱效果差;因此,散熱風扇電力需求大,且因散熱效果差,ORC系統的冷凝溫度升高,機組熱效率差;再者,ORC工質填充量約2~3倍水冷式ORC、散熱管排及風扇成本高,機組價格高,投資回收期長。

 

 

 

(3) 熱水/熱油/低壓蒸汽ORC發電方案

一般熱水、熱油或低壓蒸汽的熱功率密度(power density)高、潔淨度高,可以直接導入ORC蒸發器內供熱,大幅降低現場工程費用,投資回收期短,投資價值高。

 

 

 

 

(4) 熱氣/煙氣ORC發電方案

熱氣或煙氣的熱功率密度低,一般採用間接取熱方式(例如:在煙道取熱段設計節能器(economizer),利用熱水或熱油在節能器內取熱後,再傳送到ORC蒸發器供熱)。由於取熱、供熱設備價格高,導致ORC系統成本上揚,投資回收期長。

 

 

(5) 地熱ORC發電方案

台灣地熱因其蒸汽含量不高(乾度5~15%),採用雙循環(binary cycle system)發電系統,始可產生最高的發電功率。雙循環系統係由地熱供熱循環系統及ORC(organic Rankine cycle)循環系統構成:來自生產井的地熱水導入汽液分離器後,蒸汽進入ORC蒸發器供熱,地熱水則進入ORC預熱器供熱,供熱後的地熱水匯集後,導入回注井。ORC循環系統依據地熱水溫度範圍選用適合的低溫沸點工作流體(工質),來自工質泵吐出端的高壓、液態工質在預熱器及蒸發器擷取地熱熱能後,蒸發成汽態,高溫、高壓的汽態工質進入膨脹機做功,轉動發電機,輸出電力;溫降、壓降後的汽態工質,進入冷凝器釋出熱能,冷凝成液態,送回工質泵吸入端,完成ORC循環。

依據用戶端提供的地熱井產能資料、地熱水水質、電力(AC380V/AC11.4kV)、冷卻(水冷/氣冷)條件,量身訂製ORC發電機組。從動力核心(渦輪發電機)、熱交換器(預熱器/蒸發器/回熱器/冷凝器)、控制系統、電力盤,漢力都百分之百掌握設計、開發技術,百分之百MIT(made in Taiwan),除了供應高發電效率機組外,也提供完整的後勤維修服務,讓客戶端擁有最高的年發電量及可用率。

 

 

 

 

(6) 複合式ORC發電方案

以蒸汽為熱源,如果來源蒸汽的蒸汽壓力高,可以採用背壓式汽輪發電機串聯ORC發電機的複合式系統。蒸汽於汽輪發電機降壓發電後,排出的蒸汽直接導入ORC蒸發器供熱,成為冷卻水後排入製程管網,回收再利用。複合式系統實現餘壓、餘熱階梯式能源利用,且冷凝水回收再利用,系統熱效率高、投資回收期短、投資價值高。